|
    没有犹豫,没有特别的准备,只觉得去青藏高原是自己的夙愿,是一个梦想:到西藏走走,看看拉萨。     半个月前请好了五天公休假,加上两个星期日,时间够了。四处招游伴,终于约了三个人,四人同行,确定了周六的机票。     早上6点55分的飞机,头天晚上到的西安。到机场领登机牌、安检,坐上了飞机。6时50分乘务员用甜美的声音告诉我们“由于天气的原因,飞机不能按时起飞,请大家耐心等待!”没有理由,只有抱歉。无聊的一个小时过去了,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飞行到了拉萨的贡嘎机场。     下了飞机,没有太多的感慨,没有异常的激动,没有传说中的憋气和头痛。天像一面蓝色的镜子扣在空中,离自己很近。正午的太阳照在身上不觉得炽热。四周山顶上的白云白的耀眼。感觉最不舒服的是眼睛,不能直视天空和白云,一眨眼、一合眼眼泪就流了出来。贡嘎机场离拉萨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海拔和拉萨一样有3600多米。车到了拉萨市区,两眼忙不过来的四处张望,我在寻找我心中别样的拉萨。     几经周折,我们找好了旅行社,经过艰难的选择和谈判,我们确定了七天的行程。     我们的行程是从游布达拉宫、大昭寺开始的,游布达拉宫很麻烦,原先想自己去游的,不让旅行社挣我们的钱,不行,布宫限参观的人数,散票根本买不着,只能出多出一倍的价钱和贡献半天的购物时间给旅行社。     下午2时,我们到布达拉宫。     布宫很雄伟、很壮观、很神秘、也很向往。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整座山拔地而起如同专为布宫而生。它外观13层,主楼高110米。布宫建筑覆盖了整座山的80%以上。它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后毁于战乱,现在的建筑是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叭在得到清政府册封后重新修建的。经过二年的建设,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作为达赖喇叭处理政务和宗教事务的场所,整个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从外面墙的颜色就可分辨。红宫是供奉佛祖和灵塔的地方,白宫是达赖喇叭处理宗教、政务的办公场所。在红宫中供奉了五座灵塔和十余座佛塔,最为壮观是五世达赖喇叭灵塔,用了3721公斤黄金,各种宝石近2万颗,可谓金碧辉煌,价值连城。内地的现代人对灵塔中供奉的达赖喇叭不甚了解,但对没有在灵塔中供奉的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六世达赖喇叭,熟悉的是仓央嘉措――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活佛和民歌诗人,他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它的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他的诗歌《那一夜•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我是凡间最美的莲花》、《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成为他情诗中的经典,他的词也被改编成歌曲被广为流传,《见与不见》、《在那东山顶上》……     如果说布达拉宫代表了拉萨,那大昭寺就是藏族人心中佛教圣地,大昭寺又名“觉康”,藏语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公元647年为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大昭寺除了供奉有众多的活像、观音菩萨及圣物外,最为珍贵的是一尊文成公主从河南白马寺带去的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身像,从那时起,它就成为了藏族同胞心中永远的圣地、福地,是信徒们膜拜的殿堂。     环大昭寺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外墙一圈称为“八廓”,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每天早上天不亮,围着布达拉宫和大小昭寺“八廓”转经的人流如潮水般永不停息,他们怀着对佛祖、对观音菩萨的敬意,每天不停的朝拜、念佛、颂经、叩长头,愿佛祖赐福,保佑国泰民安、全家幸福安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藏东南的林芝地区,海拔从2000多米至6000多米,由于雅鲁藏布江带来的印度洋季风,使得这里森林茂密,四季如春,形成了西藏独有的“小江南”。汹涌而至的游客,想看的不仅是这条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这条汹涌澎湃的江水,更想远观的是世界第七大雪峰南加巴瓦雪山,它海拔7782米,也是世界上7000米以上雪山中唯一一坐没有人类攀登的处女峰,很多人不辞辛劳从拉萨来回奔波三天,为的就是体会雅鲁藏布奔腾的江水,大峡谷的壮扩,能亲眼眺望那圣洁的雪山。 位于拉萨西300公里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的意思,是后藏地区藏民又一坐“大昭寺”,它建造于公元1447年,是后藏地区宗教、行政中心,是四世以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它建造在日喀则北面尼色日山脚下,顺势而建的佛塔、晒佛台如同布达拉宫一样的宏伟壮观。这里建有五世到九世班禅的陵塔,有大经堂等各种佛堂殿,对我们来说最为熟悉的我们尊敬的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单赞1989年1月,在这里参加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落成开光典礼,诵经祈福,接受藏民的朝拜时,由于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51岁。他圆寂后,中央政府拨出专款在这为他修建了名为“释颂南捷”灵塔殿,供人们瞻仰朝拜,缅怀他的爱国、爱教,来纪念这位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     美丽的纳木错是一座湖,“错”在藏语中就是湖的意思,藏语纳木错意为天湖,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北,纳木错湖位于藏北离拉萨有300多公里,海拔有4718米,它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碧蓝的湖水山水相连,蓝得让人分不清天是湖的颜色还是湖是天的倒影,站在湖边一望无际看不到头,微风吹拂着湖面掀起涟漪,拍打着湖岸的沙石,如同略带羞涩的大海展示它的娇媚,也如同少女在轻盈摆弄着她漂亮的裙衣,使人遐想,令人垂涎,对面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在白云的漂浮中时隐时现,似乎故意在勾起人们对他的渴望,岸边的游客完全沉静在这神化般的境界中,兴奋、激动。骑雪白的耗牛,更换不同颜色的服装、饰品拍照,如同一位相亲的少女总想把自己最美妙的身影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心意郎君。     风景不止这些,离湖边不远处两座高约30余米的山峰,相对独立,如同拔地而起的巨石,远看如同对面的雪山。我忍不住快步走上前去,却原来都是信徒们扔上去的白色哈达,层层叠叠,年复一年,形成独一无二的特有的风景。更令我肃然起敬的还有转山的藏民,他们扶老携幼,嘴里念着佛经,手上转动着佛珠,围着这两块巨石不停的转,不停的念,希望佛祖、山神保佑他们幸福安康。     在西藏任何一个地方,你遇见的藏族老人他们永远的是那么慈祥,他们手中永远都会有一串佛珠在不停的转动,嘴里在默默地念着佛经,不论是戴着眼镜穿着僧服的出家人,还是衣着朴素的市民,他们每天都会围着布达拉宫、大小昭寺不停的转经、磕长头。据导游介绍,藏族老人一般不会存很多钱,会把积累的财富买成天珠、各种宝石敬献给寺院,敬献给佛祖、观世音菩萨,为今生祈福,为来世超度重生。     让我感动的一件小事我不得不提:在我往返西藏博物馆的公交车上,遇上了一位藏族妇女,她一手牵着小孩,背上背着一个小孩上车,一上车,前面坐着的另一位妇女马上把小孩抱在腿上,妇女背后的一位妇女马上用双手把背上的小孩护住,生怕拥挤的人流把小孩挤着,回来时也遇见了同样的一幕。她们这一看似很平常的举动,温暖着我的心,它带给我了一种巨大的爱的涌动。        还有一种风景,走在西藏的任何地方,都会有狗,温顺的狗狗们不会像内地一样被拴着或者是圈养,都是散养,它们会迈着悠闲自在的步伐游荡于街道、广场,去它想去的任何一家商铺、酒店,可躺、可睡,人们不会吆喝和赶走的,狗狗们也决不会在这咬人、对人视恶、随意大小便。我想这种人与狗的和谐要经过多久的磨合才能有如此温馨的画面。     西藏的山,不都是美丽的,只有那孤傲的雪山,牛羊成群的草场。大部分山是灰色的,山上的植被很少,裸露的石块像一个个矿山的弃渣场或者像黄土高原被水冲刷的黄土一样,沟壑纵横。在西藏,无论是多么雄伟、圣洁的雪山,你只能在你运气足够好的时候远观,你自身的条件和管理部门是不允许你擅自前往攀登的。雪山会是永远的圣洁、永久的神秘。纳木错、羊卓雍错这些湖泊依然是碧蓝的,深不可测永远的富有灵气。旅行社给我们安排的六七处购物点,不论是博大精深的藏药、藏医学,还是能给藏民今生和来世带来好运吉祥的天珠、玛瑙、红绿松石,不论是生长在高原深处的冬虫夏草、各种珍奇动植物,还有那山顶、山口、河边、藏民房顶悬挂的经幡,我们都会对他敬畏神往,更重要的是你对佛教、对藏传佛教的了解,藏民对佛祖的虔诚,大昭寺门前藏民叩长头的身影,都是对你心灵的一次净化、一次洗礼。我要说,如果你已进入了不惑之年,还没有去过西藏,你一定要去一次,“世界那么大,它就不一样”。不一样的山水,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身体感应,在你一生中都会留下永不抹灭的印记,够你一生去慢慢的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