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星空 > 杂文 >> 正文
孔子就在身边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陈绪伟 | 日期:2015-11-24 | 浏览 次]



     我想,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一位孔子,这应该是毋容置疑的。自古以来,无论是家教,或是国学都要讲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崇尚"",社会大爱的"爱人"; 都会善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循导文化知识要普及到世人中去,几千年的这种现实与现实的人道精神就是这样演绎而进化。
   文庙建筑在中华大地处处皆立,文庙一词为敬奉孔庙而专用,这在国人心中愈仰愈深。我也同样,常爱掩卷沉思,仿佛与孔子神交久已,似乎感觉他像长辈,像良师,像益友,更像亲人。
     人们敬畏孔子是神,我亲近他是一个人。因为我心中的孔子:面对诱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面对逆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面对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面对人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现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承诺,“与友交而不信乎?”。我面前的孔子:也有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有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有推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有正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也有壮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有善良,“礼之用,和为贵”……那些“子曰”,简短,明晰,平易近人,却又犀利,深邃,直入心灵――孔子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爱有恨的人。这种做人、处事、情感和思想与你、与我,在言谈举止上不都一样会表露吗!
   熟读深思,我的魂魄似乎随当年孔子而行。他周游列国,会见诸侯,一生数次问礼老子,未曾交谈楚狂接舆;他见过南子之流权贵的骄奢放纵,也像流民一般绝粮七日朝不保夕;他辗转在华夏大地的山川河岳,行走在苦难深重的乱世人间。他心怀一片天下、一个家园,寻找一条救世之道。这就是如何结束诸侯争霸、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如何实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他历经苦难、坚信不疑最终找到了,这条救世之道就是建立一种崇高而完美的人格――“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保有一颗仁慈博爱之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回神而论,孔子是仁者孔子,不同于玄奥出世的老子、逍遥梦蝶的庄子,不同于兼爱非攻的墨翟、刑名法理的韩非。孔子又是人者孔子,在我心中是实际的、理想的、本性的人。孔子更是圣者孔子,一如莲花,盛开于污泥之中,而身心清香高洁。
     五千年文明留下浓墨重彩,最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将印记标注于龙之传人的思维。他的思想属于古代,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而国外孔子讲堂、孔子学院正如春笋般兴起……
     和煦阳光,轻轻温暖人间,春风化雨,清清滋润心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经意或者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夫子就在那里。一个身影,两道目光,三份叮嘱,那些字字句句,那幅容容颜颜,依然刻骨铭心,依然神采飞扬。任岁月沧桑,山高水长;任潮起潮落,时代变迁,这位老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上一篇:西藏 我来了
下一篇:我的回答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