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风采 >> 正文
从“小作坊”到大舞台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黄仁洪 | 日期:2008-03-18 | 浏览 次]

                       ――记市政协委员、优秀农民企业家徐荣春

    一栋栋村民住宅拔地而起,一条条通村道路建成通车,一条条大桥跨越东西,一座座校楼美观靓丽,一个个村民腰包鼓起。村民们在丰收喜悦之际,怎能忘记曾经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慷慨解囊,为村民们提供就业舞台的奉献者――他就是市政协委员、农民企业家徐荣春同志。
    
    一个靠打工起家到创业有成,既而成为安康市私营明星企业,这是徐荣春从面粉加工小作坊到汉源建材公司的发展历程。这个勤劳朴实的五尺汉子,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创业之歌。

创 业 之 路 


    1969年,初中毕业的徐荣春因家庭困难,只好放弃就读的机会而回家种田。之后的几年间,一面种田,一面给别人当学徒工,干起建筑行业,由于他廉洁奉公,勤劳苦干,助人为乐,先后担任本组出纳、月河村委会副主任。
    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拂着秦巴大地,不甘落后的徐荣春坐不住了,当时把打工挣的钱,集中起来承包了汉阴县城关镇月河面粉加工厂,开始了他在事业上的第一次创业尝试。当时有人对他说:“国营粮食企业都垮了,现在去承包村面粉加工企业,岂不是重蹈覆辙?”。父母也强烈反对。但是,他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义无反顾。
    小店开业后,在做好村务工作的前提下,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勇气和干劲,村务、经营两不误,不分白天黑夜的干,短短几年时间,通过筹资30余万元对面粉加工店进行了技改扩能,并将所获利润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12位农民的就业,且累计向国家和村上交纳税费达120万元之多。由于注重质量,优质服务,面粉店的名气逐渐树起来了。到2004年底,徐荣春已有上百万元的资产。

经 营 之 道


    徐荣春深深懂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拓宽思路,把握机遇,扩展空间,挖潜经营之道。
    2005年5月,同另一企业老板将濒临倒闭的汉源水泥厂进行了整体收购,投入1000多万元,创建了汉源建材公司。他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他也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怎样抓管理,如何抓提效,缺技术人才怎么办?既是他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所在。上任后,在一次董事会上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企业要做大做强,核心是管理,重点是人才。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在他的倡导下,公司先后高薪聘请了十多名生产管理技术人员,还经常把一些专家名师请过来,把员工派出去进行培训, 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员工培训经费。在抓业务过程中,他对每个工种,每个岗位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细则,并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严格的制度来进行内部管理。通过建章立制,科学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企业党建与工会,是凝聚员工活动的方向标,这是徐荣春在公司会议上,在与其他企业座谈时,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徐荣春说,一个企业家、一个企业,只有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这个企业家、这个企业才能实现更大的自身价值、更大的社会价值。公司创建不到三个月,就先后建立了公司党支部、工会、综治和安全管理机构,他不但积极督促开展各项活动,而且尽力参加。他把关心员工生活作为兴司的根本,在他的关怀下,公司支部新发展了两名党员,6名员工已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工会会员也由原来的60余名发展到98名,公司呈现着勤劳苦干,团结拼搏的奋进局面,使企业经营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2006年底一举扭亏为盈,当年产量即超过了近三年的总和,产值达到3500万元。到2007年末,产值达到4300万元。安排社会就业300余人,其中当地农民就达150余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初小作坊已开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奉  献  之  歌


    徐荣春很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对国家和社会的回报是极为大方的。他没有忘记是党的好政策给了他致富的契机,是这个共同进步的社会给了他施展才能的舞台,他认为赚了钱对社会就要有更大的回报。
    徐荣春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始终把村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为已任,近十年来,个人为本村修建公路和道路硬化陆续捐资达40余万元。徐荣春在担村副主任的五年时间里,主动为168户可村民协助办理了建房审批手续,土管干部到现场勘测仗量的前期费用都由他个人承担,没让村民花一分钱。月河小学拆旧建新,他不但亲自监工,而且还带头捐资2000余元,使该校建成了全县最漂亮的教学楼。
    2006年,在全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徐荣春和他的公司为全县通村公路硬化,将6万余吨水泥以每吨低于市场25元的价格支持公路建设,仅此一项价值就达百万余元。此外,还为边远的漩涡、铜钱等山区乡镇建桥修路捐资5万多元。



履  职  之  声


    徐荣春在做好本职的同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召开的会议和组织各类委员活动,公司工作在忙他都按时参加,会议讨论他总是积极建言。2006年提出的“关于大力开发汉阴双河、石条街两乡镇丰富的石灰石,提请加快两乡镇道路硬化建设”的提案,得到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采纳并付诸实施。关于提出“加快月北通村道路建设”的提案,很快得到县上采纳落实,月河至新星、月河至同心的两条通村道路已全面建成。2007年提出的关于“请求扶持汉阴月河河堤工程建设”、“发挥技术专利作用,充分利用野生源源优势,发展五倍子特产,促进全市山区农民快速稳定致富”等提案正在进一步落实中。徐荣春参政不辱使命,履职紧扣中心。他就是这样默默的辛勤奋斗,发挥了一个市政协委员应有的作用。
    正由于徐荣春用心经营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为乡村建桥修路、教学等方面积极捐资,他始终把社会责任感作为自己办企业的信条。13年来,他所经营的企业累计共为国家交纳的税费300多万元,曾多次受到表彰奖励。尤其是企业和他本人自2005年起连续三年荣获市、县“优秀民营企业”、“先进个人”、“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光荣称号。这些墙壁上大大小小的奖匾和证书,正是这个农民企业家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