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许多古镇,却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双河口,那个子午道上悠久的驿站和绝美的小镇。     在越来越多商业化的古镇里,双河口古镇却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韵味,呈现出别样的古镇风情,不同于南方古镇吴侬软语式的灵秀,自然散发着北方古镇特有的豪迈。小桥流水的韵味、老街石板的魅力、茂林崇山的险峻,在双河口碰撞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隐匿在秦岭巴山深处的这座古镇,却成就了一所名震中外的驿站,屹立在荒烟蔓草的子午道上,即使两千多年来尊荣多番更改,依然难以消弭它的璀璨。     在这里,我无数次感受到来自历史的诚意,浓浓的陕南气息,自成一股独特的氛围,每一步似乎都能敲击出属于脚下石板的记忆。子午驿道的风采、千年古镇的故事,都把当年的精彩传递给了脚下的一块块石板,俯身倾听,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激情,诉说着从前的精彩,悄悄温暖行人的脚步。     如果说水是古镇的线条,那么桥则是线条上的姿态,每一座桥用自己独有的风貌讲述着那些曾经经历过的风雨和见闻。双河口古镇的桥是其驿站文化的特色代表,昂立在青泥河和楼房河之上,或庄重大方,或柔情忸怩,串联起一河两岸的古镇人,沟通了他们的生活,也连接了历史的脉搏。在最古老的高桥上放眼两岸的商埠,恍惚间有一种穿越的力量在撕扯着我,尽管无意找寻,眼前却猛然呈现出当年明清时“日出斗金”的繁荣,古人洒脱逍遥的景象,原来我也在这里矫情了。     祈愿是每一个古镇永远绕不开的话题。“青砖灰瓦马头墙,封檐焊脊木格窗”的双溪寺,在古朴、厚重中,历经百余年,依然可以在古镇找到自己最无法撼动的存在,它记录了完整辉煌的历史,也守护了古往今来的古镇人,更给到来的人一份远离喧嚣的安宁。     走进双河口古镇,并不见得是“强说愁”,只是在这里,可以慢起来,无论失意还是畅快,都可以寻找到些许的平静,也许这就是古镇的魅力。在双河口古镇,有一种专属于北方的意境。双脚敲打在石板街上,子午丝路的回音踢踏而来,似乎在述说着曾经的繁华,街边食肆、戏曲剧场、传统茶社,都透露着一股从历史走来的味道,或许一不小心,来者便穿越到了盛唐,静坐在石板屋中,痴望着子午道上马蹄卷起的尘土,眼见丝茶耳倍经过这里由楚入秦,盐布皮草由秦入楚。逛累了,走近街边的一所酒居,喝一碗拐枣酒,闻着春天梨树花开满山野的清香,醉人也醉心。     追溯双河口的悠悠历史,“端木遗风”子贡过双河、怀让传道立双河、七仙女沐浴水磨滩、李自成起义军行营驻扎、李先念激战双河口,都别有一番专属的高逼格,从古至今,双河口见证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在讲述中被重新进行多番演义,已然很难验证,却不能轻易否认,因为我们知道,双河口可堪担当这些厚重的历史,一段段经典传奇,让我们看到了更有品格和精神的双河口。     置身古镇,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慎重,不敢太匆匆去承认眼前的熟悉与陌生,仿佛下一秒就能在这里找到前世今生的某个线索。每一次在这里漫步、静坐,倾听着丝路悠扬的回音,都能让我忘却一些现实的纷扰,回归心灵的宁静,伴随着古镇的历史重现,我也在期待着与古镇下一次的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