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星空 > 散文 >> 正文
大义至简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陈绪伟 | 日期:2016-01-27 | 浏览 次]



      一位年青人,走在街上丢下一纸屑。老人见到说:这个年青人没修养,家教不行;一位干部看到了说:现在的人素质太差,乱丢垃圾……一位小学生走过去,从地下捡起纸屑丢进街边垃圾箱。年青人回过头看到了,脸红地向那小学生一个微笑。一丢一捡多简单,直接丢进垃圾箱更简单。
     好多人都说累,累啥呢?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把该做的事拖沓化,把服务的事利益化,把责任的事敷衍化,把本职的事权力化,把公德的事唯他化,要办事不累行吗!在社会人生中,能够参悟世相的门径,能够说服人的道理,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行为本是简单的,逻辑通常也是简单的,其语言也是简约的。所以说,大义至简。 
   从历史的角度看,改朝换代这件事,中外历史皆可诠释。但为啥说起来又那么复杂呢,其实质又是什么呢?议论起来千头万绪,写出来千言万语,托尔斯泰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革命赢得了权力,权力又来压迫革命。”通俗地说,就是做媳妇时怨婆婆狠,做了婆婆对媳妇更狠,造成这样的世事,不复杂行吗?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阐述和谐之道、安详之路,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许多名言名句都对此有精辟释惑。而季羡林老先生一语道破:中国人五千年吃饱了就想一件事,就是琢磨怎么和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和谐相处,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达到人的内心和谐,都这样去行为,就是吉祥之路。 
   读中国古代名著,比喻《聊斋志异》中的书生,不是穷酸迂腐,就是用情不专,而那些鬼狐幻化出来的美女就是喜欢他们,这让外国读者很不理解。赵玉平教授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因为写书的人就是个书生。那么,戏曲里的佳人爱才子又怎么说呢?是爱才,也是终身托付的投资;富小姐赠金穷秀才,是盼他金榜题名后过上夫贵妻荣的好日子。其漫长复杂曲折经历,就是书生自己的期盼。 
   社会经济学复杂吧,而马寅初教授在回答什么是经济学时,先讲了个故事:一进京赶考的书生住店,预付十两银子要上房。店主将这十两定金给米老板付了米钱,米老板转手给屠夫还了肉钱,屠夫又找养猪的还了猪钱,养猪的又去还清了饲料钱,饲料商又赶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回到店主手里。这时,书生转回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然后,马寅初教授概括说,你看,店主没赚一文钱,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这说明,货币流通得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由此可见,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用简单的逻辑去说明的,窍门就是,往骨子里看,往骨子里说,往痒处挠,往疼处扎。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例如,他在《古书与白话》中说:“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角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相,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再如,他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那篇不到三百字的短文《立论》,就更是谈现象言简意赅,砭时事入木三分了。正因为鲁迅的笔法直面人生、锋芒毕露,才被人批评为“尖酸刻薄”的。事实上,要看穿世相的真伪,看透事物的本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尖酸刻薄”怎么行呢?再比喻,人一出生,就是往“死”奋斗,简单吧,谁能这样直白呢?! 
   世事万象,天人合一,为什么在有些人那里,简单的问题会弄得复杂化了呢?余秋雨将其归结为“构思过度”、“唯己过度”。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重、兵法太多、暗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对民主而“唯己过度”。 
   话说回来,在科研领域、学术领域以及思想文化领域,对于“简单与复杂”这个命题,我们需要具体分析,灵活把握,该简就简,当繁则繁,不应一概而论。牛顿就曾说过: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前者属于发散思维,后者属于聚合思维,两者都是创造思维的范畴。就思维逻辑和方法论的适用性而言,简单与复杂各有其妙,关键看你怎样运用它。简单,不是笼而统之、马而虎之;复杂,也不是故弄玄虚、构思过度。若是群体聚合力强,人人大义处世,复杂也会变得简单。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