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星空 > 散文 >> 正文
春夜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李泉森 | 日期:2015-09-22 | 浏览 次]
                                              
    不知什么时候起,湛蓝湛蓝的天空中那一抹淡淡的胭脂晕隐隐地退去了,蓝色的像宝石一样的天穹是那么的空旷和辽远。星儿像是从蓝色的屏幕后钻出来的,从后台走到前台,闪着熠熠的微光。
    在淡淡隐去的炊烟中,夜幕悄然的降临了,坐落在梨树河、楼房河交汇处的双河口小镇,显得梦一样的静谧、安详。
    阳春四月,天刚开亮口,山坡上草蓬里的雀儿就出窝儿了,在湿漉漉、香喷喷的刺花儿丛中上下翻飞,桃花儿在和煦的暖风中早涨红了脸,羞答答的绽放着。一坡的绿色青翠欲滴,阳雀子时不时地把头从绿叶的缝隙里伸出来,盯着近处桃花簇中那吮吸着花露的肥蝶。(也许是它工于心计吧,它扑食的方式被写进了词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了警醒得意忘形者的歇后语。)
    此时,氤氲的暮霭中,忙碌了一天的山雀早已入巢。山寂寂的,像是被谁用浓绿的墨汁给冻住了,成了一面面重重叠叠的琥珀色水墨画。
    河边的岸柳低垂着修长的枝条,柳叶儿正从柳絮中钻出来,才长出两三片鹅黄的嫩芽儿,柳絮在轻轻的晚风中飘下来,落在水里,被浪花儿托着跑。一个冬天没有进食的沙棒鱼,从石板下面钻出来就看见飘来的柳絮,以为是飘来的美餐,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它一边追逐,一边吞食。
    柳絮儿无骨的飘着,任鱼儿追得老远瞎忙活。春水安静的像个含羞的处子,荡着涟漪儿轻轻漩着来,托着浪花儿抿嘴笑着去。
    此时,春水轻盈的逝去,不发出一丝儿声响,荡着一圈儿一圈儿的圆晕流向远方。
    夜,静的出奇。只有甜丝丝的、清凉的、还有着淡淡的花香往你的鼻子里钻。
    初时,甘冽的香气使人感觉有些不适。先是鼻子有些凉悠悠的,痒痒的,再是喉咙有些清凉清凉的,再是肺有些甜甜的辛酸。吸上三五口这淡淡的香气,你会突然觉得五脏六腑都有一种被释放的感觉,你的手臂和腿脚的关节也都释然了,这时你的全身都处于软软的休眠状态。大脑像突然清醒起来,你会在过滤白天的经历中安然入睡。
   下半夜,你会被远处偶尔的犬吠声吵醒,这是山民家养的豺狗被早出洞穴的竹鼠或獾猪惊醒了,在向这些害人的家伙发出示威的吼叫。竹鼠专掏竹根吃,獾猪糟蹋庄稼,这阵子保准在刨洋芋母子。这些家伙就会瞅黎明前人们都嗜睡的机会出来害人。不过,这不打紧,一切重归于寂后,你还会在大地的深呼吸中又安然甜甜的睡去。
    报晓的鸡是一呼百应,它已经是几百年来小镇人起床的号音了。你会在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中自觉的起床,心旷神怡的闻鸡起舞。过去,这里人家养鸡是叫鸣报晓的,现在山民养鸡是改善生活的。土鸡虽然价钱好,可食用味道更好。住在山里,吃山、养山,富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成了小镇人长寿养生的招牌。
    小镇是丝绸栈道古驿站,是新开发的陕西文化旅游名镇。
    在这里怀古,体验驿站文化,寻找李白当年醉酒之后遗落在客栈里的诗稿,和那位临窗独坐绣楼、空叹春花秋月的公主把盏对酌,吃得消闲,吃在健康;在这里游览瞻仰红色文化的印记,追随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脚印,跋涉山水,一夜春眠,把一身的疲惫铅华洗净,睡得舒服、睡在坦然;在这里忘情山水,风花雪月,接受大自然的恩赐,享受淳朴的民风,和一群群水灵灵的姑娘们对山歌,浣纱、采莲、斗酒,物我两忘,玩在开心。
    在双河口,小镇的春夜出奇的静谧,但只要你留意,处处都有天籁之音,花香随时都会潜入你的睡梦,给你的枕头上留下湿漉漉的香渍。 

                  




上一篇:白露
下一篇:冬天疙瘩火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