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文史重点县 >> 正文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努力开创文史资料工作新局面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云萍 | 日期:2010-06-17 | 浏览 次]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努力开创文史资料工作新局面

汉阴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视挖掘珍贵史料、抢救保护文化遗产、切实做好文史工作是摆在我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汉阴县政协历届领导均高度重视,切实把文史资料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狠抓落实。20多年来,我们坚持“亲历、亲见、亲闻”的编撰工作准则,共编辑出版了《汉阴文史资料》五辑;抢救征集史料200余篇51.43万字;发表建国前文稿71篇22万字,建国后120余篇29.43万字;收藏《陕西民国人物》、《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大革命时期陕西地区农民运动》等建国前珍贵史书50余册,《三秦近代名人评传》《陕西工商史话》、《汉阴县志》、《汉阴年鉴》及部分外省、市和本省兄弟县、区文史资料等建国后文史图书1000余册;交流、赠阅文史资料7000余本;收到并回复文史资料来稿来信300余封;召开文史资料座谈会50余次,走访慰问广大文史工作者200余人次,接待文史爱好人士近千人,发展文史资料研究员28名。回顾近年来文史资料工作,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强化理论学习,着力提高素质。
    文史资料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做好史料的征集出版工作,必须加强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我们注重文史资料工作基本理论的研讨学习,加强文史委员教育培训,坚持把加强对文史委员的教育培训,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关键环节来抓,定期举办文史知识答辩、争鸣、传阅、收藏交流等活动,组织文史委员参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政协等知识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写作水平,推动文史资料编纂工作顺利开展。去年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专门召开了学习培训会进行专题辅导,有力提升了文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
    2、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完善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文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对口联系单位协商制度,将档案史志局和文化旅游局等部门作为与文史委密切相关的对口单位进行经常联系和座谈协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文史资料稿酬,有力激发文史爱好者投稿积极性。
    3、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文史网络。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调整充实了专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加强文史委员会的队伍建设;二是抓好文史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知晓历史和热心文史工作的征编队伍。将历届从文史委退休的热心文史资料工作的老领导、老委员聘请为文史顾问,从社会各界选聘了一批阅历丰富、文字功底强、热心文史工作的同志作为文史资料特邀编辑委员,请他们列席政协文史工作会议,参与文史稿件的征集、编撰、审核、校对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和特长。这些老顾问、特邀编辑积极性很高,经常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乃至边远山区,自费调查走访,搜寻“三亲”史料;三是团结组织文史委员和基层文史爱好者,悉心收集整理文史资料,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工作在团结联系各界人士中的特殊纽带作用;四是注重培养新人,扩大文史队伍,壮大文史研究后备力量。对于文史资料工作,我们一直本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宁精勿滥”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深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同时我们注重加大文史方面联谊力度,加强与广大文史工作者和文史爱好者的团结与协作,有效建立健全文史网络机构。
    4、注重“三亲”特色,做好史料征集。
    征集是文史资料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在史料征集工作中,我们坚持统一战线特点和“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采取广泛征集和专题组稿相结合的方法,多方式、多角度、宽领域,广泛收集各类资料,注重科学规范、实事求是,切实做到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历史、深入事件、深入思考。一方面我们走出机关上门约稿,专门走访老领导、老委员、老革命,邀请有关人士开展研讨座谈,组织文史爱好者实地考察,悉心收集整理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历史遗迹等,征集到大量有价值、可借鉴的历史资料,为编纂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适时召开文史资料研究员和文史对口单位座谈会,扩大横向联系,广泛获取更多的史料来源,从而确保了政协文史资料稿件源源不断。
    5、开展文化活动,拓展工作思路。
    文史资料作为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我委在认真编纂《汉阴文史资料》的同时,还牵头组织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丰富文史资料工作内涵。一是创办《委员文化》刊物,激发政协委员文学创作热情,充分展示委员风采,目前《委员文化》已顺利出刊四期。二是以“三沈”研究会为载体,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三沈”学术活动,召开“三沈”文化研究年会。三是繁荣文艺创作,丰富文史内涵。积极鼓励、支持委员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制定了《关于支持政协委员和干部开展文艺创作的激励办法》和一系列宣传奖励措施。近年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创作各类文艺作品近四百篇(件),在各类公开刊物发表二百余篇(件)。县政协主席陈绪伟创作的中国•汉阴第三届油菜花节主题歌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赞扬;巫其祥委员出版发行《陕南红色歌谣》受到省、市表彰奖励,既充分展示了政协人文风采,也掀起了社会各界投身文史资料和文化事业建设的热情。四是开展文体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积极组织开展文学、书画、摄影、戏曲、体育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委员中开展了“电力杯”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谐安康“城建杯”文学大赛、“中医杯”弘扬安康传统文化、庆祝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等系列征文评选活动,汇编出版了散文集《春晖》,为做好文史资料工作注入了新鲜史脉和文化内涵。五是积极搭建载体,推动文史发展。牵头成立了县摄影协会,协调楹联诗词爱好者组建了楹联诗词协会,支持创办了协会刊物《文峰集韵》,促成《汉阴文艺》复刊。通过这些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调动了全县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文艺爱好者的文艺热情,形成了汉阴文化艺术领域全民参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厚氛围。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搞好文史资料征编研究工作,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1、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文史工作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始终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阐述历史;坚持为现实服务的原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借鉴资料;坚持“有史料价值、有教育意义、有借鉴作用”的要求,向社会提供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历史读物。对于征集文史资料,我们把握实事求是、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本土史料,在编辑前向文史资料研究员、政协委员以及文史爱好者发放征稿提纲,采取“因人选题”或“以题找人”,对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或阅历丰富的人士登门拜访,多次预约。对拟定的题目,则设法寻找事件的当事人,以保证稿件真实可信,而且尽可能做到多角度、多侧面反映某段历史事件或人物轶事的始末与事迹。对于编辑,我们坚持精编细选、宁精勿滥的原则,严审细核,确保质量。对征集到的稿件,先由文史委组织人员进行初审,对不符合文史资料要求和事实不清、质量不高、有争议的稿件坚决不用。再组建由政协分管领导、文史委组成人员、主编、责任编辑、编辑等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召开审稿会。然后交由责任编辑统编,统编完成后,将初审稿件打印成若干份,送交编委会成员审核,征求意见和修改,召开第二次审稿会。经反复审核后,组织人力进行认真校对。通过多次审核、修改,力求使文史资料的内容更加丰富,文字更加流畅,主题更加鲜明。由于我们高度重视文史资料的质量,出版的文史资料不仅内容丰富、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可读性强,且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受到社会各方面广泛赞誉。
    2、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文史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二十多年来,汉阴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克服人力、财力、稿源等方面的困难,迄今为止成功编辑出版《汉阴文史资料》五辑,另出版有《春雨》、《汉阴发展之我见》、《春晖》三本书籍。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史资料工作,经常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尤其是在经费拨付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论县财政收支状况如何,二十多年一直予以保证,从未出现停拨或少拨的情况。近年来,县政协也不断加强领导,对文史委的工作既有宏观的要求,又有微观的指导,充分肯定成绩,及时指出不足,还帮助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将文史资料工作列入政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文史委具体抓,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政协领导不仅亲自选题撰写稿件,而且参与文史资料征集、编纂、出版的筹划和稿件审阅等工作,极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文史资料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提供可靠保证。
    3、“风正、业精、心齐”的工作队伍,是文史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基础。
    全体文史委成员的齐心协力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是搞好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基础。打造一支具有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全局精神的工作队伍是搞好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巩固和不断充实文史撰稿员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撰稿员的联系、沟通与交流,通过组织座谈会、采风活动等形式,扩大交流,发掘新人,扩充队伍。为了拓宽稿源、稳定文史资料撰稿员队伍、提高撰稿员的积极性,我们制定出高于其他刊物的稿酬和奖励机制,而且在政协全委会通报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撰稿员。同时对于一些自费撰写“三亲”史料的文史研究员,我们适当报销一部分费用。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史爱好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撰稿员对文史资料工作的热爱以及他们的创作热情。
    汉阴县文史资料工作,在全体文史工作者们的辛勤努力下,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与摸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于下一步工作,我们打算一是加大政协委员和文史研究员的学习与培训力度,增强其知晓历史、撰写史料的能力;二是积极组织文史委员外出考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三是制定完善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发文史研究员工作热情;四是加大史料征集力度,着力提高征编质量。继续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为开创我县文史资料工作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二0一0年五月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