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人物传记 >> 正文
顽 童 季 本 勇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陈绪伟 | 日期:2013-09-21 | 浏览 次]

     去北京参加2013年散文论坛,有缘与季本勇先生同室而居,很有意思。他的话,我听不懂;他做的事,我看不惯;他对待人,我很惊讶。他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子。
     季本勇是江苏人,如东县拼茶中学的员工,军人出身,四十多岁。他说他爱读书,爱写些文字,这是他痴心的爱好。但他这个爱好,不仅家人不理解,学校对他也是不屑一顾。说他是傻不像傻子,呆不像呆子,疯不像疯子,才不像才子,简直就是个“四不像”的人。我知道他这点底细,我花了整整三天四夜,当然除去论坛和交流的集中时间,剩下的多是与他交谈。他说江苏土语,还快嘴,我既听不懂也一个字都弄不明白,像是在听外国人说话,每交流一句话,我都得请他再一个字一个字的,用江苏转换的普通话,一个字一个字的重说一遍,才勉强略知一二。
     他出了几本书,花去他上十年本不能结余的余钱,还上当受了骗。文章虽然是原创是真情的,可出书的书号是假的,这书就只能送,不能卖。有几个文友爱看,评价也还不错,但是人数太少,和者盖寡呀!其他一些看书的人,是不是文人的就都瞧不起他,说他啥都不是,还出啥子书,不是作践文人吗!送给去的书,他们目录都不翻开,就扔到一边去了。喜欢看他书的,大多是在校学生,却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反对与不允许。一个口径:读他的书,会影响学习,还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特别会干扰高考。因而,他说他不写文章很难受、不自在,写了文章更难受、更尴尬,很无奈。
     听了这种窘况,我开始同情,后来漠然,我想大概与他做事的行为习惯有关。他来北京参会,路途把随身带的小包丢了,好在衣兜里的身份证和钱没被偷走,不然回去就有大麻烦了。我主动安慰她,也很为他不安。到了晚间,他洗刷,那衣服、裤子、袜子、钱包就随处乱甩,铺上、桌上、凳子上摆的都是他的东西。他烟瘾大,抽烟的烟灰随手而弹,地上、桌上、床上、甚至在他裸露的胸脯上就落有烟尘。我把烟灰缸递去,可烟灰也不往里弹。他喜欢吃葡萄,午休他出去买回来一大包黑葡萄,吐出的黑葡萄皮满地都是,黑皮黑水还差点让他跌一跤。我劝他把葡萄皮吐在空塑料袋里,他说太麻烦;我把垃圾篓放在他面前,他仍坐在床上,不弯腰、不勾头地随口吐。他这种习惯着实让我心凉,这样的人还算文人?我只能忍,不能说。我想这是空军服务招待所,不能让服务员看不起咱文人,于是,就趁他出去之机,赶忙找来扫帚铲子把地面清理干净。可是到了下午,他还那样子吃、那样子的吐皮。为了提示他,我当着他的面清扫,他视而不见,还那样!我崩溃了!
     从那以后,我就有些不大理会他了,可他却热情主动地挑话开腔。每当听罢讲座,回到房间我就拿出自带的电脑笔记本,把要点转记在电脑上,他就冷不丁点地凑在身边来了。他面带微笑,额头上又深又黑的皱纹,真像一沟一梁的沃土,一垄一绺的谷田,四十多岁的他显得有些苍老。半蹲着身子的他,活脱脱地像一个精灵的宠物狗一样,温顺地依偎在身旁,轻声细语地说些啥、问些啥,我一点也没听懂,只当是小狗温和地“汪、汪、汪”的叫,我也假装听懂似的“啊、啊、啊”地应答和点头。
      听文学论坛,他很虔诚,记笔记最专心,他的眼镜直盯着讲台上的大师们,眨眼都很少。每当看到大师们歇口喝水时,杯子举平了,他就赶紧起身到前台,小心翼翼地提起热水瓶,上台去添水。课间休息,他先不抽烟,前后左右搜集热水瓶,四个八磅的电壶他双手轻松的提走,打满开水,再依次送放在原处。大师开讲了,他四周一瞅,若人没到齐,就起身到宾馆房间,一个门一个门的敲还喊:“开讲了,开讲了!”一个讲坛完毕,不管人多人少,也不管情绪如何,他就凑近大师身边,问这问那,还死缠硬拽地要给他签名或写句鼓励的话。讲坛结束那天,我和他交流笔记时,发现同样的笔记本,差不多大小的字体,而他笔记的页码却超出了我的两倍。
     讲坛结束了,我们分别了,而对于季本勇先生,一个中学的员工,那么认知文学,写了那么多文章,即使发表的少读的人少,出的书很少有人要,却还那样执著!为什么,图什么?我辗转反侧,思絮连篇。小报小刊、网络文学,灵活多变,人人都是作家,个个都是评论家;读者与作者互换,作者与读者互动成为一种趋势,推向了全民写作的时代。我想,这样蜂拥而上,风靡而行的群体中,不凡有人借文成名而不择手段,有人借文发泄而混淆是非,有人借文生存而不忌善恶,有人宦海落魄而习文疗心,此几类人有之。但也有一大群人在忙于事业,勤于工作中,利闲时挤忙时而乐文翰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净空世界,行文抒怀,挥墨释心,移放尘世焦躁的魂灵,洗礼雾霾蚀染的双眸,碧化自然美好的情愫。大概季本勇先生与我等都是此类同仁吧!散文的真谛“有我求真”,是什么信仰就怎么思考,是什么思考就怎么写作,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自然流露,本真凸现。文学质品,不迎合,不奉承,不追热,不欺弱,不嫌贫,爱与善是我们励志的主题,民与正是我们良心的使命,情与思是我们挥笔的理由……
     我终于明白了,季本勇先生之所以那样,是他有了那些信念,有了文字魔力的浸染,就有了他自己的心灵空间,就有了耕耘的田园,这就是他顽童的本能。
     我衷心祝愿季本勇先生,继续童心不改,童趣不变,童贞不移,永远的顽童。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