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人物传记 >> 正文
皮影戏表演大师李兴儒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张龙斌 | 日期:2014-02-20 | 浏览 次]

    出生于1932年的皮影戏表演大师李兴儒,祖籍汉阴县城关,从9岁开始至今从事皮影戏表演艺术长达73年之久,现虽已是82岁高龄老人,但仍然宝刀不老坚持长年演出不辍,堪称汉阴民间艺术一棵常青之树。
    李兴儒出生于皮影戏世家,其父李志(1881~1955)于35岁与同门师弟韩进文师承皮影大师姜子瀛,李志后为汉阴皮影戏班社的班主,主司鼓(俗称“坐统”)擅旦角,能戏甚多。李兴儒7岁入学,9岁辍学随父进皮影戏班,拜班里著名的皮影戏拦门(表演)人韩进文为师,学习皮影戏表演(行话称“拦门”,俗称“耍签子”、“耍皮影”)技艺。
   汉阴皮影戏(汉调二簧)源流较长,据《陕西省戏曲志•安康地区卷》记载:晚清至民国年间,汉调二黄皮影、大戏艺人姜子瀛(1850~1934)一生从事二黄艺术,在安康、汉中、商洛及川陕、陕鄂一带享誉极久。皮影表演技艺高超,四指灵活,动作精巧。“保本”主唱生、旦、净、丑无所不能。建国后,其徒保存他演出皮影戏节目单上的剧目达320余个。传徒唐永华(拦门,?―1934年)、韩进文(拦门,1882―1955)、周登魁(琴师,1886―1963)、李志(鼓师)、苏定宝等。
    1941年,9岁的李兴儒在师父的严格要求下,从一招一式最基本的动作学起,练手腕、练指头、练耍签子功。师父和父亲为他讲戏,使他熟悉一个个剧情、场景、人物、程式、唱腔、锣鼓打头(锣鼓经)、曲牌、动作等。在戏班中,他学习十分刻苦、认真听讲、观看师父表演、学演剧中各个角色。强记剧情、人物动作和唱词,立志要作班中的“保(抱)本人”(即包揽戏中所有角色唱念、表演等)。由于勤学苦练,迅速掌握皮影戏演唱技艺,十一岁时因个子小就站在胡基(土坯)上拦门表演,15岁即独立演出。18岁前和多位老艺人合作拦门演出,练就手上和嘴上的功夫。至1957年,他能演唱的保本戏达200余本。1960年后,由于缺少对手,有80多本戏久不演出已失传。现在常演的汉调二簧剧目还有120余个。
    汉阴皮影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其表演方式与外地有显著差异,难度较大:外地戏班演员多需6至7人,其中仅执皮影表演者便需2人以上,每场演出需组成一个庞大的演出阵容;而汉阴皮影戏班只需3至4人即可,精干灵活,执皮影表演者只需1人,另3人分别为鼓师、琴师、司铙钹云锣。如人手少,则去掉司铙钹云锣者,由琴师兼。足见汉阴皮影戏演出时表演者所要具备的出神入化、精彩绝伦的高超技艺。
    在长达数十年的演出生涯中,皮影艺人李兴儒勤学苦练,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博闻强记,修炼于自身艺术造诣,力求精益求精,终于练得一身绝门功夫。他担当拦门人表演皮影时,五指灵活、动作精巧,模仿人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总结起来,有四大绝技:一是双手执8兵将对打,而且个个能翻能越。特别难的是在每一手执两将互斗中,能将两手中左右两将转身双双对打,堪称绝技,在皮影界中闻所未闻。二是在表演中使用焰火、燃放鞭炮。在演出《龙凤灯》等剧时,有烟花烧狮子、放铳、接龙灯狮子、采莲船时燃放鞭炮等情节。他在演出时用了真焰花烧舞狮、燃放真鞭炮、火药铳,既不伤“亮子”(影幕),又令人有身临其境去观灯的感觉。三是在表演利用女性披发在幕布上转身时将俊脸变为鬼魂脸,又在瞬间变为俊脸的数次互相变化技术娴熟轻快。四是表演武将打斗中,战马上斩人头落地等手法极其神速超过其师父。
    他是戏班里的全才,“一末十杂”(汉调二簧分为十大角色,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所有角色均能演唱。在戏班里缺配唱手的情况下,他一人独唱全剧全部角色,其他人只是拉琴、打锣鼓配合,这在皮影戏界堪称一绝
    他尤擅旦角,嗓音宽、甜、润、脆、柔、媚。一曲歌来,字正腔圆,令人欲醉,疑为天籁之音,为陕南皮影戏(汉调二簧)界颇有声誉的男旦。   
    据《陕西省戏曲志•安康地区卷》记载:早在1956年11月,李兴儒经选拔曾代表原安康专区皮影戏代表队率班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汇演,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在漫长的演出岁月中,他率班辗转演出于安康、汉中两市的汉滨、汉阴、宁陕、石泉、紫阳、佛坪等区县。经数十年磨砺,他的拦门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技高一筹的巅峰。
    李兴儒演出的皮影戏,无成型的文字剧本,全凭师傅口传心授。他勤学苦练,先攻旦角,再攻生、净、丑角,经20年努力,记下了200多本皮影戏,现仍熟练担任120本戏中各类角色的“保本”演唱。老戏迷们说,听李班主的戏真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拦门技艺精湛,表演人物惟妙惟肖。剧情朝代、人物交待得清楚。念白规范,韵律鲜明,字正腔圆、声美、味浓。戏虽终,但仍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
    2006年3月,央视七套摄制组来汉阴采访,得悉班主的精湛表演后。其编导说:“没想到在陕南汉阴找到了流传千年的皮影戏表演艺术大师。”为其拍摄《人物》专集,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和《聚集三农》栏目上进行展播。2009年,“民俗网”也对其表演艺术作了采访介绍。同年底,李兴儒率皮影戏班去西安金花宾馆为国内外游客表演皮影戏,大受欢迎。
    堪称一绝的李兴儒皮影表演技艺是汉阴民间艺术的瑰宝,是绽放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朵奇葩。2009年,汉阴县文化部门将李兴儒皮影演技成功申报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李兴儒本人也于2010年确定为陕西省非文物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