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人物传记 >> 正文
初中毕业教大学――我的二哥张德明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石泉县政协文史委员 | 日期:2012-11-23 | 浏览 次]


      我的二哥张德明,字再新,民国十五年(1926)出生于汉阴县涧池镇沙坝堡。1943年初中毕业后,即自动投军。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家规定二丁抽一。由于中央军虐待士兵,连长克扣军响,当兵的吃不饱,还动辄打人骂人,所以逃兵很多。为了防逃,对待壮丁都是绳捆索绑,像对待犯人一般。所以二哥考虑家庭困难,无力供他去安康上高中,初中毕业即是失业,不能享受缓征待遇。与其被抓壮丁,还不如自动投军,便参加了当时在汉阴县驻防的二十九军,当文书。抗日战争中,他随部队走过半个中国。解放前夕,他在湖南岳阳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隐姓埋名,舍生忘死,积极做国民党部队里中下级官兵的工作,为促成国民党部队投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哥和二嫂是在河南相识并结婚的。二哥参加共产党的地下工作时,连二嫂也没有告诉,就隐姓埋名。二嫂见二哥失踪,以为是二哥回了老家。她就抱着两岁的女儿东霞,千里迢迢找到了沙坝。家里老幼大吃一惊,都不知二哥音讯。直到解放以后,寄回了《革命军人证明书》,这才使全家人放下心来,二嫂方正琳,河南人,来汉阴后,先在南山任教,后在涧池小学,与我们同校任教。
      全国解放后,二哥先在解放军里任文化教员,退伍后一直在湖北随州市一中教书,获“高级教师”职称,他在任教期间,桃李满天下。1989年离休,享受正县级待遇。
      二哥在随州一中教书时,文学功底扎实,深受大家的好评,还曾受聘给一所大学里兼一门古汉语课。二哥以初中学历而能教大学,不是偶然的。我的父亲张先哲,号亦僧,早年在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又在杨虎城的干部教练所结业。正好大展鸿图之际,时逢“西安事变”,之后受蒋介石迫害回到涧池,从事私塾家教。二哥自小跟随父亲读书,在父亲的悉心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的脑筋特别灵活,记忆力超强,几乎过目不忘。我在高小及初一时与他同级。《国文》中的古文都是要背诵的,我读几个早工还难以背会,他只看一两遍就可以背下来。背《英文》也是这样。数学课本一看就懂,无师自通,每学期头一个月之内,他就将全学期数学练习题都演算完了。各门功课包括体育、图画样样考100分。他不但答题准确完整,而且试卷写得工整,字迹秀丽,人见人爱。从小学到中学,每学期都是名列第一,年年免费入学(前三名免费)。在初中时,学校看中了他,就让他在课余之暇,在教导处兼任文书,他就从学生宿舍,搬到了教师宿舍,上课时他是学生,下课了他就成为了学校职员,当时好多人都羡慕死了。由于家境贫寒,又恰逢抗日战争到了关健时期,二哥只能放弃学业,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日战场。
      二哥以他扎实的初中文化程度功底长期教高三,带毕业班,且升学率高,雄居当地教育界的榜首。而一些嫉妒他的人,在政治运动中,就把他打成“右派份子”、“学术权威”,粉碎“四人帮”后,二哥的冤假错案子平了反,恢复了名誉。
      1991年,随州市举行首次祭炎帝神农陵,国家主席李先念题了字。全国及海外(港、台、马来西亚等地)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团体参加,十分隆重。大会要用一篇《祭神农文》,市委召集文化界人士,一时群儒莫敢接招,公推我二哥主笔,二哥稍作构思,当夜便奋笔疾书,从太古之初,到改革开放,从榛莽弥天,到步入小康,追古论今,大气磅薄,高屋建瓴,一气呵成。文章一出,震惊了一方,成为当年随州文化界一段佳话。
      我将此文附后,供大家共同欣赏。

                     祭 神 农 文

                      张 再 新

      维辛未年孟夏彀旦,即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一年六月八日,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谨以嘉粟之醴,洁粢之献,恭祭于我民族始祖炎帝神农圣坛之前。贺故里之初成,庆圣庭之建节。索本溯源,共表我中华民族同德同 心之意,慎今追远,咸申我炎黄胄裔毕诚毕敬之心。
      嗟!太古之初,草莱遍地,榛莽弥天,惟我始祖炎帝神农,因天时,向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烈山泽,驱猛兽,辟草莱,始教民艺五谷,兴稼穑。我炎黄子孙率先由蒙昧,迈入文明辉煌时代,实我始祖首创宏猷,贻谋后世,丰功伟绩,德被千秋!
      初民蒙昧未知药石,我始祖炎帝神农,尝百苹,辨温凉,一日遇七十毒而无悔。作药石以疗民疾,医道始兴,泽贻万世。
      初民朴质,不通有无,我始祖神农,始列市廛于国中,日中为市,致九州之民,聚四海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有无始通,财用斯足,遗惠后人,德泽绵远。
      自兹而后,我炎黄子孙弘扬先祖之首创精神,团结奋进,永不懈怠。赓续五千年灿烂之文明,开拓千万里广袤之国土,屡蹶屡起,愈挫愈奋,休戚相关,自强不息,繁衍至今,方兴未艾。
      近世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结束帝制,肇造共和,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炎黄子孙继承先行者之足迹,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四十余年之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因而国力日增,物产益富,人民康泰,科技振兴,挽百余年来中国积弱之衰颓,雪一世纪之余“东亚病夫”之奇耻。凡我炎黄胄裔,人人吐气扬眉,昂首阔步,跻身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而无愧色。诚堪告慰于我始祖之灵前者也。
今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为羽翼,锐意革新,宏图再展,凭我同声相应之凝聚力,同气相求之爱国心,必能步入小康,迈向大同。振我雄风,奋我鹏翼,实现我民族富强康乐之光辉理想,开辟我祖国繁荣昌盛之灿烂前途。
      楚北随州之厉山,即古之列山也。西控襄渝之险,东扼夏口之滨,南临江汉,北近中原,地灵人杰,造化所钟,实我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之圣地。缅怀先祖,创业维艰,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手泽圣迹,遗爱犹存,崇德报功,固我炎黄子孙之夙愿也。所幸者,改革开放十二年来,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乃垦石伐木,修复神农故里,馨香俎豆纪念炎帝诞辰。尤以海外侨胞,虽身处天涯之远,而心存故土情深,竭诚襄助,塑像立石,俾始祖勋业炳千秋,遗范传万代,根深叶茂,永世流芳。亦表我炎黄子孙一德一心,再接再厉,为振兴华夏之建议,赞襄海峡之统一,地无分海内海外,人不论老幼妇孺,皆殚精竭虑,众志成城,艰苦卓绝,共同奋斗!
赞曰:
      猗欤盛哉,炎帝神农!             崇德报功,民族夙愿。
      烈山辟土,初启鸿蒙。            修茸石室,立碑建馆。
      爱作耒耕,稼稿兴农。            殿宇堂皇,肃穆奉觞。
      贻泽后世,功高德隆。            炎黄胄裔,济济一堂。
      乃尝百草,始兴医道。            申我诚敬,誓此衷肠。
      救民疾苦,衰我同胞。            烈山苍苍,厥水泱泱。
      爱列市廛,货殖贸迁。            神其来御,享此馨香。
      日中为市,商旅兴焉。            襄我伟业,绥我四方。
      改革开放,十有二年。            岿岿华夏,源远流长!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尚飨!

文字
文字
中国·汉阴 版权所有: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
地址: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0915-5212601 投稿邮箱: